首页 心声写照 正文

鲜为人知的《西游记》-新华网

admin头像 admin 心声写照 2024-04-06 19:04:43 0 65
导读:  1959年,张光宇为动画片《大闹天宫》设计的孙悟空形象  江苏连云港有个景点花果山,多年前我去那里开会,顺便游览,很想印证小说《西游记》里的描写是否真实。待走上山顶,站...

  1959年,张光宇为动画片《大闹天宫》设计的孙悟空形象

  江苏连云港有个景点花果山,多年前我去那里开会,顺便游览,很想印证小说《西游记》里的描写是否真实。待走上山顶,站到一处悬崖边,我看见远方有个长扁形岩石大缝隙,当地人说这就是水帘洞;由于正值枯水期,水帘洞前并没有挂满水。那个年代,旅游业尚在萌芽,花果山还是个原生态山林,层峦叠嶂,山川秀美,空气清新。我在少年时读过《西游记》,真正来到传说中的故事发生地,从眼前的水帘洞,无论如何也联想不到小说里写的群猴戏耍的瀑布飞泉。

  《西游记》是混合神话和童话的古典小说。以作家吴承恩的天才和想象力,是没必要从现实世界的山林受启示,再创作孙悟空的洞天福地的。说傲来国靠近大海,海边有座花果山,是民间传说附会小说。“先有《西游记》,后有花果山”,是小说成就了连云港的人文地理,并形成独此一家的旅游产品。

鲜为人知的《西游记》-新华网

  少年时读《西游记》,我特别羡慕孙悟空的本事:当沉迷于他翻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,拔一根毫毛变出一群小猴时,好可笑,我放下书,踮起一脚,手搭“凉棚”,也学孙悟空,眼望天上一朵云,嘴里念念有词。当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孙悟空那样腾空而起时,只好叹口气,顿生无限惆怅。林庚先生研究《西游记》,专门谈到小说里的天真世界。孙悟空在蟠桃园里吃了几个桃子后,变成两寸小人儿藏在树叶底下睡觉;在五根红柱子——如来佛的手掌撒泡猴尿,这都是颇受儿童喜欢的情节。五根手指象征“五行”,说明孙悟空还在五行色界,但在儿童的脑海里,那是孙悟空跳不出的崇山峻岭。我的阅读经验可以作证——《西游记》确实能让儿童接受并喜爱,它让人回到天真纯朴的猴性,回到人类的原点。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,你看花果山上的老祖宗们有多快活!

鲜为人知的《西游记》-新华网

  快活归快活,《西游记》里写道:“一日,与群猴喜宴之间,(孙悟空)忽然忧恼,堕下泪来。”小猴们不理解大王为何烦恼、流泪,孙悟空说道:“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,不惧禽兽威严,将来年老血衰,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,一旦身亡,可不妄生世界之中,不得久住天人之内?”在花果山,孙悟空过着舒坦日子,其他禽兽对他的生存构不成威胁。他在自由的生存空间里产生终极关怀,想到了根本问题——“死”。近年重温《西游记》时我才明白,这部家喻户晓、老少咸宜的古典小说,实质是以文学形式宣扬佛教。《西游记》第二回写到孙悟空“悟彻菩提真妙理”,完全是按《五灯会元》六祖慧能传衣钵的故事改编的。小说的结构,从第一回孙悟空产生对死的恐惧,到第一百回修成正果,被如来封为“斗战胜佛”,孙悟空才不惧老病死,不怕末日审判,彻底摆脱了阎王对他的管束,达到“不生不死”的无上境界。

 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,除了翻译佛经,还逐渐以建筑、雕塑、壁画、音乐、戏曲等形式弘法;后来发现的敦煌经变卷子,则是以文字编写的通俗故事来做宣传。作为印度文学丛书的《佛本生故事》,其中的不少内容也很早就传入我国。然而,没有一部作品能像《西游记》这样成功地普及到民间,并且融入中国文化,成为一个伟大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。今天,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,只要孙悟空的形象一出现,谁都认识,谁都知道这是中国元素;旅游团安排外国游客看中国戏曲,多是以孙悟空为主角的猴戏。这个猴子早就成为国际大明星了。吴承恩原想借小说来宣扬佛教,读者却没太注意他预设的愿心,只顾欣赏、享受他高超的创作艺术了。与《红楼梦》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三部古典小说相比,《西游记》最具世界性,单凭人物形象就能无障碍地走向世界,不用翻译,没有之一。

 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晚年反思,说他小时候读《西游记》,心里想,既然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,那一下子就翻到西天了,何必跑那么多路,吃那么多苦?“后来想,”冯先生说,“路,还是得自己一步一步走。”孙悟空用他学到的大本事护持唐僧去西天取经,一百回的小说《西游记》,就是孙悟空修行、走路的故事。他既然要“了生死”,那么天上的尊荣、地下的荣华,都不能阻挡他的脚步。他在三星洞学会了七十二变、翻筋斗,身边的众人说:“悟空造化,若会这个法儿,与人家当铺兵,送文书,递报单,不管哪里都寻了饭吃。”孙悟空不可“泯然众人矣”,他不会满足于跑快递,拿这等本事谋一个职业;他有根本的烦恼,就会有高远的目标。所以,当玉皇大帝给他安排不入流的弼马温小官时,他感受到了羞辱;封他“齐天大圣”,他知道那是个虚衔,还不如在花果山上,在群猴的前呼后拥中快活自由。他心情不舒畅时,就踩一个云头回到他的根据地,享受短暂的安逸。当然,他也知道任重道远,不能在花果山久居——他有远方。

鲜为人知的《西游记》-新华网

  孙悟空要想修行成佛,绝无两点一线的捷径,还要脚踏实地走过许多国家,战胜众多妖魔鬼怪,处理无数突发性事件,经历九九八十一难。《大唐西域记》里写到取经路上自然环境的恶劣,有“风沙蔽天,惟以死人枯骨为识”。虽然要走漫长的路,沙漠里却没有现成的路,是要跟着前人的尸骨向前走的。吴承恩深受《大唐西域记》的启发,在此基础上展开千变万化的想象。你看,慈悲为怀,老是指责孙悟空杀生的唐僧;一路上总是违反纪律,屡屡犯错的猪八戒;还有管束他自己的金箍,都是艰难曲折的路。那让孙悟空头痛的紧箍咒,到他随唐僧胜利回到长安后,一直都惦记着让师傅帮他“脱下来,打得粉碎”。唐僧道:“当时只为你难管,故以此法治之。今已成佛,自然去矣,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!你试摸摸看。”孙悟空抬手一摸,果然没了!

  小说《西游记》尽管已有电视连续剧、连环画、动画片等衍生品,但这部伟大的小说还蕴藏着无限可再生的资源。孙悟空、猪八戒这两个《西游记》中最成功的形象,会不会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再取得成功?我期待着。(卫建民)

本文地址:https://njupt-sacc.com/post/714.html
若非特殊说明,文章均属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原链接。

欢迎 发表评论:

退出请按Esc键